找到相关内容462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何对待持戒的困惑——兼述天台智者大师有关持戒层次的划分及其现实意义

    以后,恩师命我去求戒,学人初甚欢喜,继而面露愁容,白师言:“弟子业障深重,沙弥十戒尚未持好,恐无资格前往求受戒。况以蕅益大师之贤,尚舍比丘戒,以菩萨沙弥自居,终生不收徒众,不登讲席。弟子何德何能,剃度仅一载,竟敢前往求戒?”恩师抚顶笑曰:“你莫错会蕅益大师之苦心,大师此举,无非教人尊重戒法,岂令后人皆仿效之?倘如此,出家人若皆不受具戒,如何度僧以续佛慧命?佛法岂不将速灭耶!吾知汝尚有道心,故遣汝求戒...

    超然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62180232.html
  • 净宗第一祖庭---庐山东林寺巡礼

    法师观察到当代净宗学人对祖师的著作学习较少、不甚深入,发心讲解弘演善导大师、莲池大师蕅益大师、印光大师等祖师的丰富著作。法师特别推崇印光大师,一是因为印光大师的时代较近,当时大师在《文钞》中所...年,鉴真大师第六次东渡前来朝礼,将净土宗教义传至日本,为中日民间友好交往作出了重要贡献。明清以后,东林寺逐渐衰败。 十三中全会后,宗教部门请果一法师回东林寺住持。果一法师为净宗祖庭的中兴...

    佚名

    |东林寺|大安法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5/08/193245612.html
  • 毛毛虫变蝴蝶之七----从乐入乐(1)

    是什么意思?像这样挂念著人、我、是非,来念佛,念一千年也不相应。   如秤两头,低昂时等  蕅益大师讲了一句话很有道理,他说:好比是一支秤的两头,一头如果放得比较重,另一头就比较轻会翘起来。我们如果...

    道证法师

    |道证法师|毛毛虫变蝴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0916391803.html
  • 不能希求有三种

    不能希求世间名利。 古人说:“人到无求品自高。”如果不能破除对财物、地位、服饰等的贪执,一切修行都将沦为世间法。如蕅益大师所说:“倘名关未破,利锁未开,信言弘法利生,止是眼前活计,一点偷心,万...封得好好的。禅师说:“曾公心意殷勤,但是行脚僧于世无求,岂敢由你的推荐而希求显贵?” 唐代禅宗四祖道信大师,住在黄梅三十余年。唐太宗三次下诏,令他入京,道信大师都是托病推辞不去。皇帝命使者,...

    华智仁波切造论 索达吉堪布译颂 益西彭措堪布讲解

    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0843574084.html
  • 印光法师答:什么是十念法

      出自蕅益大师选录《净土十要问答撷录》   十念门者,每日清晨服饰已后,面西正立,合掌,连声称阿弥陀佛,尽一气为一念,如是十气,名为十念,但随气长短,不限佛数,唯长唯久,气极为度。其佛声不高不低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念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555811471.html
  • 净宗根本经典选取的过程

    出阿弥陀偈经》。蕅益大师列示净土要典二十三种,亦未拈出净宗根本经典。  历代祖师大德虽未明确指陈,而净土三经亦不期然而并立,常合刻流传之。清代彭绍升居士《重刊净土三经叙》中,点示三经并传之原由:“净土...净宗根本经典选取的过程作者:魏磊(系大安法师出家前俗名)  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,井非一蹴而就,经历一千余年的料简,降至晚近印光大师手中才最后定局,足证历代祖师大德的谨慎重法的态度。  东汉末年,...

    魏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1048319.html
  • 旅三字说

    旅三字说  清·行策大师 著  《妙法华经》云:“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”,“若贪著生爱,则为所烧”。故先佛世尊方便劝谕,引之令出,以此宅中众苦充满,难可安居也。蕅益大师《净信集》云:“自寂光真性,翳于五住尘劳,而一切含识,鲜有恒居。虽四禅、四空,及方便土,亦属旅泊。”旅之时义大矣哉!  夫旅者,以行旅之人,次①于旅舍之谓也。旅必有伴,亦必有处,亦必有其本业。今旷观三界之中,同一旅也,而人异其业。业...

    行策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4357261.html
  • “以戒为师”的现代意义——纪念弘一法师圆寂六十五周年

    。”  弘一法师的“以戒为师”的想法与太虚不同,从他矧引古律,撮取古章的做法,可以看到他是有回到古代佛教的倾向。他推崇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大师,引用蕅益大师的说法,“捡之则全非,律不律、显不显、密不...;今学律者,亦宜参阅否?”他回答:“百丈于唐时编纂此书,其后屡经他人增删。至元朝改变尤多,本来面目,殆不可见;故莲池、蕅益大师力诋斥之。莲池大师之说,今未及检录。唯录蕅益大师之说如下。文云:‘正法灭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673514.html
  • 柳暗花明又一村

    蕅益大师亦言:“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逸境为大炉者。佛四圣谛,苦谛居初,又称八苦为八师。”由此可知,患难及横逆是淬炼修行人的洪炉。   佛法中说,没有天生的弥勒、自然的释迦,为了成就道业,修行人必须在挫折...祖道信大师言:“境缘无好丑,好丑起于心,心若不强名,妄情从何起?”陶渊明自述:“结庐在人间,而无车马喧,问君何能尔,心远地自偏。”外界是喧嚣还是宁静,是顺境抑或逆境,完全取决于自心。若能体认万法因缘假合...

    见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325081212.html
  • 念佛法门是佛法中最根本法门

    ?其理由如次: ⑴.《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》中云:‘如来所以兴出于世间,说彼佛(引按:指 阿弥陀佛)不可思议、真实功德、光明名号、利益大事因缘。’蕅益大师《佛说阿弥陀经要解》云:‘故一声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514187514.html